当前位置: 首页 > MBA新闻 > 教授观点 >

朱晓明领衔预测2015年商业趋势与科技创新 数字化年代:有时,趋

  花300元,听一天的“2015商业趋势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让天晟企业的董事总经理夏宜觉得既过瘾又不甘心。和这位年轻的房地产管理者一样,上周六,超出预期人数的创业者、企业主管和MBA们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新建的可容纳750座椅的会堂挤得水泄不通。如何把握未来的成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朱晓明的50分钟的主旨演讲中透过熟悉而陌生的中外案例,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勾勒了商业成功必须的阵痛——人才库必须要有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基础;像苹果公司和高德公司一样,企业生存绕不过O2O模式;而这些趋势的把握要有对上海要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认识,即从原来的产业中心加上创新中心;而其余6名来自旅游、交通、医药、投资、建筑等一线企业的主管的实践经验分享更是证明了他的专著《十大商业趋势》的含金量。

  了解未来是为了更好管理未来和把握未来,中欧雷诺院长致辞中的这句话道出了在场听众们渴盼成功的心情——刚开场不久,记者便被告知人数已满而无法加入论坛微信群;论坛开场不久朱晓明的新书《十大商业趋势》当场售罄1500本,面对首日售出50%印数,上海交大出版社称实属罕见,凸显了这个城市创业者执着的学习精神。

  趋势优于优势:世界-中国-上海

  在高峰论坛上,频率最高的词是“趋势”。除了朱晓明从案例和全球视野剖析的十大商业趋势——数字化时代的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软件定义一切、外包众包、需求驱动、长尾市场、数字金融、O2O模式——让人感佩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福卡智库首席研究员王德培风趣幽默、笑点频频的“经济趋势精析”演讲中,阐述了他对经济发展独到的分析,他认为,一切都有经济规律和趋势可以佐证。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变动为核心的新常态中的经济危机第三波——以石油下跌、卢布贬值为标志,产业偏态型和金融正态型分布的国家和企业必然重新洗牌,这个阶段需要3-5年。第一波变动是雷曼兄弟为首的美国金融风暴和欧债危机;第二波是以全球最大制造业大国中国为首的“去产能”化,这个过程经历了两年左右。他预测,随着市场经济形态的丰富,成功的实践将使得21世纪中叶时的金融规则交由世界组织来制定,“去中心、扁平式、去主权国家”成为特点。他也由此推测了未来的5种经济形态——以物联网为主的第三次IT革命经济,工业4.0经济,以粮食替代物为主的生物经济,以人类寿命和替代品为核心的生命经济,以创新和感觉为主的体验经济。

  与王德培天马行空但视野开阔的演说风格相比,朱晓明对上海建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分析显得更有创业的指导意义,他分析,目前全球的创新中心共有5种模式。热带雨林的硅谷模式,以整合高校、研发、风险差异、创新文化等各类要素见长的跨界部落;纽约模式,发挥科研机构和人才优势将科创作为城市转型的新引擎;伦敦模式,优势产业自发集聚,政府适度干预,期盼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之一”;柏林模式,深挖首都地区创新潜力,激发协同效应,以“联合创新”赢得未来;以色列模式,全球创业密度最高地区,20多个孵化器,政府提供资金、场地和指导,每年投入5亿美元,投资如失败,政府承担85%,成功,盈利归投资公司。朱晓明分析,上海可学之一的是以色列模式,并指出国家已经计划兴建400亿金额的“新兴产业投资资金”。

  无论是朱晓明十大商业趋势中透出的目标——增加信息对称,还是王培德预测中寄语的思维对称,都是对趋势的最佳诠释。有趣的是,当下午的评论嘉宾,原工程技术大学校长、现宝山区主管汪泓博导点评中提到宝山区需要多形态的养老产业后,演讲者阿斯利康中国和香港地区总裁王磊便在回答如何投资的提问中,直接表示了相当的兴趣,其对趋势的敏锐把握也为听友们做了现身说法。

  创新人才结构的改变:STEM

  世界和国家经济趋势的了解,最终还要落到对科技创新带来的商业趋势的把握。在长年跟踪世界顶级科技资讯公司研究成果的朱晓明看来,科技创新是商业趋势变革的源因。“并不是错别字,源头和原因。”近年来,朱晓明引用将世界知名的科技预测公司的判断并结合本土的新兴行业的生命周期特点,比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机器沟通服务、医患在线门户、凝视控制、货币云等等。也难怪,和记者同感,很多和朱晓明熟悉的学者、官员都觉得“日日新”已经是他的特色,记者曾和他不同领域的博士生沟通,他们总是说,“要跟上朱院长的节奏很不容易。”在中欧四年的全职教授经历中,他作了许多主题演讲和教材,如2012年47份,2013年146份,2014年90份。熟练恰当地运用无线视频、无线音频、无线投影技术,让人有种要在银河系之远1025米和夸克之微10-17米之间跨越的感觉。

  在这次的主旨演讲中,朱晓明也道出了,科技创新人才结构的悄然变化。他说,如今的商学院学生需要有S(Science)T(Technology)E(Engineering)M(Mathematics)为基础知识。康内尔大学科技学院正在培养“科技企业产品经理”。哈佛商学院的900名学生中,三分之一是懂编程的,大多数本科是从STEM专业毕业。美国研究生委员会的报告称,以前优秀的人才大多考商学院,2013年,商学院申请率下降了1%,而计算机系和数学系增长了11%。而康奈尔科技学院预测,“科技企业产品经理”,每行每业都需要,哈佛商学院教授也称,“人才要求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些人才能较为容易地切入组合式的商业创新。王磊坦言,半年前,他并不熟悉移动互联网,但是,如今公司的麻醉泵等产品很好地发挥了这方面的功能。而阿里巴巴集团数据科学总监闵万里虽自嘲,自己是技术出身,但是把握趋势比技术更重要,不过听众们很享受聆听他对大数据应用的精准分析。

  看来,想在商学院有人脉积累的创业者们,又有了新的目标,他们将寻找STEM人才。

  企业致胜案例分享:组合式创新

  把控趋势,寻觅人才,接着是模式的选择。但凡成功的企业,大多用到了十大商业趋势中的多种方式,有的则是组合创新。朱晓明强调万千企业绕不过O2O模式,即线上到线下的闭环,而大型集团则省不了“生态圈”的架构。《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雷德曼曾预言,将来国家的分类不再是发展中和发达来区分,可能会被HIE和LIE来替代,即以高创想型和低创想型来区分。而每个成功的案例中都充满了高度创想力。

  众包:用户为我高德地图搜集了3亿交通数据

  开车的人几乎都要用到高德地图,高德公司的迅猛发展中就成功运用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O2O、众包等最新商业趋势。阿里巴巴-高德集团副总裁董振宁做了“高德地图与商业趋势”的演讲,和大家分享了众包的成功案例。这家以搜集地图数据起家的企业在2007年盈利时居安思危,意识到将来地图、数据和软件必然是免费的,2010年在美国上市后主动转型,变成了移动生活位置的服务门户。服务平台、生态系统和众包模式成了关键系统;2014年迈入阿里时代,对移动互联网包括LBS做了新的诠释,目标是做EMAP。董振宁分享了如何用众包换来了3亿的大数据,并为社会和政府提供交通拥堵难题。2012年时,正为没有巨额资金获取交通信息而战胜竞争对手苦恼时,董振宁发现,用户在用移动互联网享用交通数据时,也在为交通数据的采集做贡献,何不做成众包呢?坚持至2014年,高德已经轻松地拥有3亿海量交通数据。高德可以在拥堵时段,为你提供节约20分钟的绕道行驶方案;更有意义的是,高德利用大数据监测了拥堵原因的形成——节假日、限号、雾霾天等。

  软件定义一切:BIM系统装配旋转120度的幕墙

  创下中国第一高的上海中心摩天大厦高达632米,仅次于世界第一高828米的迪拜的哈里发大厦,而其所达到的人可到达高度600米以上是创下了世界之冠。其诸多纪录背后有一个成功秘笈——运用了BIM(buli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系统。上海中心总裁顾建平介绍,BIM系统是继收工到CDM之后的建筑界的一次信息化革命,在方案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步骤,均采用软件模型的协同,在上海中心建设中用到了18万张图纸,由于采用三维可视设计图,不仅避免了二维图设计的局限,还有很多创新,比如,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地下5层17万平米建造中遇到的碰撞点,模拟三个区多达3-4万的人流疏散速度和状态;而参数化将使得上海中心建成全球第一个可以动的幕墙,2万零380块,高达4.5米到5.5米,重达600公斤到800公斤的幕墙,可以在空中有120度的旋转,这些看来是童话中的场景,其安全可行度完全可以依靠BIM系统的三维图表设计进行参数化;而装配化使得人员大为减少,大量建筑构成按照图纸转配即可,三天半即可安装一层楼,只需要18个工人,脱离了建筑业离不开海量工人的现状。顾建平在“传统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主题演讲中介绍,2003年诞生的BIM是美国建筑界近三年来广泛应用的技术标准了,中国也在逐步以其为标准。顾建平总结,BIM系统的灵魂就是信息,工具则是软件。他介绍,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上海,将会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多种工程中使用这种“有生命的信息模型”,而据测算,BIM系统不仅极具“智慧”,也很有“生命”价值,顾建平介绍,运用BIM系统,可为工程造价带来1%的节约,而2013年,中国建筑工程总产值是14.1万亿,不能不说是诱人的商机。

  数据化带来遍地黄金?人是一切数据的总和

  已经形成朱晓明所言的“生态圈”的阿里巴巴集团,如今已经涉及银行等多个跨界领域,用不争的神话创造着现实。作为这个王国里的数据科学总监,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曾有IBM、谷歌工作经验的芝加哥大学博士闵万里,在“数据化带来遍地黄金”的演讲之首,指出数据化可以带来许多商机和改变,但必须注意决策数据化和数据化产业链。他以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为正面例子,以杜甫《卖炭翁》中的老翁为负面例子指出数字化处处存在。撇开政治和艺术因素,从电商角度而言,卖炭翁犯了三个错误。闵万里分析,第一是引流错误,天寒没人愿意外出买碳,纯属误判趋势;第二是没有解决物流问题,碳如此之重,不可能大量购买运回家;第三是产品单一,如果有移动的茶相伴售,自己可以取暖,又可经营碳,还可提供高附加值。最后,如果被宫廷抢去,不妨转危为机,宫廷为老翁的碳做了活广告。

  闵万里强调能够提供决策的数据才是数据化,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者数据的阿里巴巴集团,追求的是“人是一切数据的总和”。但数据化也有很多陷阱,因此,他提醒大家一定要有清晰的数据化业务目标。他解释阿里巴巴集团目前收购的企业就是遵循这样的一个目标,一切从产生数据的人出发,走进人的需求,理解人的需求,挖掘其需求,完整其需求,如果对需求理解准确,提供很好的服务,就有商机了。他举例,如果看到PM200这个数据,一个有呼吸科的医院能做什么?可以依据数据的分析,得出求医的增加率会有多高,如何安排医生排班,后勤工作如何跟上。

  移动医疗:植入传感器的麻醉泵降低麻醉死亡率

  电台里总能听到一则广告:哮喘找阿斯利康。这家在麻醉、哮喘、糖尿病等领域给病人带来福音的尖端的医疗外企,不仅努力致力于新药研发,同时也尝试和移动医疗企业、诊断公司合作,探索更多以病人需求为中心的服务。阿斯利康中国和香港地区总裁王磊介绍,该集团的子公司和国内一家企业合作,完成了得普利麻与BIS-TCI闭环技术。将装有信息的传感器植入麻醉泵,麻醉泵将提醒医生和病人如何将麻醉剂量控制到最佳状态,有效提高了麻醉质量,降低麻醉死亡率。王磊推理,由此可以形成麻醉大数据平台,甚至搭建中国麻醉网,造福于更多的病人。而阿斯利康自己也有成功利用移动医疗的案例,王磊描述,公司在哮喘吸入装置下安装了可以记录病人吸入药粉声音的话筒,由此判断病人是否安全吸入,是否到达肺部,最终通过手机软件病人和医生可以进行统一管理。王磊也介绍了国外医院所采用的移动就医流程。以糖尿病人为例,一般病患在家就和护士有远程连线,诊断可以通过手机完成,血糖一旦超过临界点,便会有机器提示报警,同时子女手机也能得到相关提示,云端医疗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检查成像,而医生处方也可以实现就近药方领取或送医上门。

  王磊坦言,移动医疗是商业大趋势,这也逼迫这家传统的医药公司接受新思维,做出改变——病人中心替代客户中心,疾病中心替代产品中心,研发为重替代合作为重。

  去哪儿网的COO彭笑玫,分享了如何用大数据推测、服务于以顾客为导向的旅行需求,复星创富总裁唐斌也分享新型的投资模式,如何在负债端、资产端、投资端、投后管理等方面同时创新。六位案例分享者的理念和成功激发了在场听众的灵感,有限的十分钟茶歇中,年轻的听众们群情激昂,话题丰饶。朱晓明主旨演讲尾声的赠言——“洞悉商业趋势,把握精准创新机遇,或许您就是下一个成功者!”,让这个骤然降温的周末变得格外温暖。


Tag: 中欧商学院mba 中欧mba论坛 中欧mba峰会